close

IMG_8644.JPG

當台灣的運動選手還在憑感覺,靠經驗練習競賽技巧時,各國選手已經悄悄開始使用運動科技輔助精進球技,並且有的選手屢創佳績。

這次我直擊韓國的高爾夫球選手訓練重鎮,GOLFZON位在韓國大田的訓練總部,兩棟辦公大樓的空間,我們只被允許進入其中的四層樓空間。

IMG_8630.JPG

 

 

有非常多的職業高爾夫選手在這邊練球,但我們入內時與練習時間巧妙錯開,只有看到一些年約十五到十七歲左右的年輕選手。我被許可在其中幾個訓練站拍照,特地與大家分享。這批是同行的中華臺北業餘國手,他們到韓國參加亞太盃業餘高爾夫球錦標賽,恰巧一同參觀。結束之後,這些設備連台灣國手級都讚嘆。我也托他們的福,能夠享受這樣的歡迎字卡!

 

上頭寫著歡迎台灣國家代表對參觀,不是R.O.C.、也不是 China,就是Taiwan!真是很感動啊!

如果TAIWAN1是全大寫,就更完美了。可見全球超過20萬人使用者的GOLFZON非常熟悉台灣!

IMG_8628.JPG

IMG_8629.JPG

IMG_8635.JPG

第一站就是一樓的攝影棚,這裡是GOLFZON錄影,拍攝比賽節目的場地,所以燈光、布景、陳設都非常完美。

連球員站上擊球檯的燈光都特別調校過,站上去就瑞氣千條。

IMG_8682.JPG

第二站,運動科技訓練方法的重頭戲,模特兒從腰部、身上的背心、還有腳踩的發球檯。都有全身體感測量儀器。

球員站在室內擊球,這為國家級的教練就能夠分析數據跟圖表,研判如何精進擊球力道、準度。

 

IMG_8639.JPG

IMG_8642.JPG

IMG_8644.JPG

全副武裝之後,朝布幕擊出大約三、五球,電腦就能判讀。這張圖表的綠色部分是理想狀態中,選手旋轉的順序;下盤帶動胸口,最後才是手。

黃色一行,能看得出受測球手的旋轉順序;是從腰身帶動、手的力量。

IMG_8647.JPG

這張圖則是腳掌重心轉移的力道,能觀察球手踩踏的施力點。

判斷哪邊需要增減力道。

IMG_8648.JPG

這位教練(左三),他正在講解選手的優缺點,透過翻譯人員(左二)講述判讀資料。

教練其實也是韓國國手,他說曾經參加過數年前在台灣舉辦的PGA比賽,看到這些小將們特別有感。

IMG_8652.JPG

第三站:肌力訓練中心

中間這台機器不是用鐵塊加重,而是採用油壓式設計,由幫浦調整難易度。當然就能記錄各種肌力數據,這張圖片就是在測試選手腰轉的姿勢。

IMG_8655.JPG

IMG_8656.JPG

 

 

IMG_8659.JPG

IMG_8660.JPG

IMG_8661.JPG

這姿勢則是訓練手臂的拉力、跟身體軀幹的旋轉扭力,非常精密。

幾個work out,已經讓選手很有感。

下一張圖片則是訓練柔軟度的機器,非常特別。

IMG_8662.JPG

 

尚未拍照曝光的,還有GOLFZON提供選手的休息室、精密儀器判讀設備...等等。

能看到他們為了運動產業投入的心力,還有未來願景。

他們說,透過運動科技訓練選手,大約可以加速養成時間30%,節省訓練成本,也能快速篩選潛力股。

我一抵達看到建築物規模,便理解韓國的高爾夫球野心。

聽說很多亞洲鄰近國家都有特派選手駐點訓練的計劃,成效與報名的踴躍程度,想必高度相關吧!

IMG_8616.JPG

arrow
arrow

    品.格之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